首页 资讯 正文

黄三角重度盐碱地上,油菜测产每亩超过180公斤

体育正文 82 0

黄三角重度盐碱地上,油菜测产每亩超过180公斤

黄三角重度盐碱地上,油菜测产每亩超过180公斤

土壤含盐量高达4.2‰—5.5‰的盐碱地上,油菜亩产达到(dádào)了(le)180.94公斤! 在东营市(dōngyíngshì)垦利区黄河三角洲全梯度耐盐碱作物种质创新利用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国家盐碱地(yánjiǎndì)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近日联合发布了一项(yīxiàng)重大成果:东营市一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重度盐碱地试种的耐盐碱油菜新品种(xīnpǐnzhǒng)“中油281”获得成功。 在(zài)我国盐碱地分类(fēnlèi)分级标准中,重度盐碱耕地(gēngdì)0—20厘米表土层含盐量的(de)标准是4‰—6‰,而此次测产地点的土壤含盐量高达4.2‰—5.5‰。放眼望去,地里要么长着耐盐的碱蓬,要么就是白花花一片(yīpiàn)盐碱。“在这样的地方种庄稼,过去想都不敢想。”一邦农业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王沙沙说。 然而,“中油281”就在这里创造了奇迹。由(yóu)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专业委员会组织的(de)专家组,对这片油菜进行了实地抽样(chōuyàng)测产,实收菜籽换算下来,亩产达到了180.94公斤。 “这真是个奇迹!”华中农业大学(huázhōngnóngyèdàxué)教授鲁剑巍感叹,“对我们南方人来说,盐碱地上的油菜能长得这么(zhème)好(hǎo),简直不可思议。”他说,平均每株油菜有200多个角果,每个角果里饱满(bǎomǎn)的菜籽有25到30粒,产量高,含油量也高。 更让人惊喜的是,在含盐量2.8‰—3.3‰的区域,“中油281”的表现更亮眼(liàngyǎn),理论亩产(mǔchǎn)飙升(biāoshēng)至303.34公斤,株数、角果数、粒数各项指标都表现优异。 “中油281”是一邦农业从众多品种里“过五关斩六将”筛选出来的(de)“尖子生”。“它特别扛造,既耐得住(zhù)盐碱‘齁(hōu)嗓子’,又扛得住北方冬天的严寒。说实话,能在这么‘咸’的地里达到这个产量,连我们都没想到。”王沙沙表示,如果未来三年测试证明其产量和(hé)品质稳定,这个品种就有望在广阔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推广(tuīguǎng)。 和王沙沙的(de)观点(guāndiǎn)一样,专家组经过实地核查和测产,一致认为“中油281”耐盐碱、抗寒抗旱的本领过硬,在黄河三角洲寒旱盐碱区很(hěn)有推广价值。“它不仅(bùjǐn)标志着我国在耐盐碱油菜育种方面取得了(le)重大突破,更实实在在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向盐碱地要效益开辟了一条新路。”王沙沙说。 据了解,东营市有盐碱地(yánjiǎndì)341万亩,其中盐碱耕地196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0%。为了破解盐碱地利用(lìyòng)难题,垦利区组织农业(nóngyè)龙头企业探索“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经过(jīngguò)近三年(jìnsānnián)的试验,在覆盖不同盐碱程度的试验田上,成功筛选出包括耐盐碱水稻、高粱、油菜等在内的27个优良品种(yōuliángpǐnzhǒng),并总结出“油菜+高粱”、“油菜+水稻”等高效的一年两至三茬轮作模式。 (大众新闻记者 李广(lǐguǎng)寅 杨珂 通讯员 贾文健)
黄三角重度盐碱地上,油菜测产每亩超过180公斤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